信阳招聘会,信阳招聘会2023

是不是武汉的工作很难找?人口多?读普通二本,有考研的必要吗?是不是武汉的工作很难找?人口多?感谢悟空的邀请!相比于北上广,武汉找工作的确不是很容易,尤其有点保障... 显示全部
  1. 是不是武汉的工作很难找?人口多?
  2. 读普通二本,有考研的必要吗?

是不是武汉工作很难找?人口多?

感谢悟空的邀请

相比于北上广,武汉找工作的确不是很容易,尤其有点保障,有点体面,有点待遇的工作,太少了。武汉有强大的人才培养大学,如武大、华中科大等,但大部分毕业生最终去向还是选择了北上广,尤以广东居多。他们作为985/211名校大学生,不愁找不到工作,愁的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普通大学生还有大量农工,也是纷纷雁南飞。他们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很难找到收入好一点的。

信阳招聘会,信阳招聘会202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好工作不容易找,不是因为人多,尽管湖北人的确比较多(6千万左右),而是武汉经济发展有限。看似高楼大厦多,海陆空繁忙,但产业不平衡,尤其能够解决大量中下端就业的民营制造业和服务企业发展数量不足,发展品质不高,能提供薪资有限,体面几乎谈不上。

科技及国营大中企业倒是既体面又有高薪,几乎高大上,但吸纳就业人数非常有限。解决大量就业,提供各种岗位,还是要靠五花八门的民营企业。北上广尤其广东,国企寥寥无几,放眼望去,大中小微企业几乎都是民营企业。即使高科技如腾讯华为等都不是运营固化,凭关系选人、用人的国企。

所以,武汉要留住人才,就要提供好的工作,就要提供好的薪资,就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并且鼓励他们拓展省外海外业务,而不是窝里“斗”,靠着关系,在圈子里分一杯羹,赚取点小钱,那样永远长不好,长不强,长不大,自然无法提供有发展和有保障的体面的待遇。

信阳招聘会,信阳招聘会202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内地民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经商过于依赖关系和圈子,没有平天下意识,打出去赚老外的钱,这是与赚老外钱的广东江浙沿海企业根本不同的地方

赚老外的钱,一可以真正增加财富,而不是把张三口袋的钱转移到李四的口袋里,一可以增加见识,去沿海打工,不仅仅赚钱,还可以看到诗和远方,一可以增加发现发财的机会。

天涯何处无芳草。其实,只要有真本事,无论走到哪儿,都永远不愁找不饭吃!

信阳招聘会,信阳招聘会202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真的不得不吐槽武汉找工作的难度,(有门硬技术学历请绕道)首先,就算能找到也是超低工资加班,不存在双休,也没有社保,没啥补贴,个别公司除开。%90都是单休,工作是多。销售占了大半臂江山,各种房产 保险 金融 培训满天飞,皮包公司中介坑蒙拐骗,简历投了各种石沉大海,海投的话更坑爹,千里迢迢过去面试,几乎都是销售培训,各种骗,跑的你脚底生花但是都是浪费时间,就算好不容易找份工作工资也低的可怜,对于大学生3000多已经对的起你了,这是高的,2000多的工资正常,没有下限,廉价劳动力。武汉现状真的有点尴尬,招人的招不到人,找工作的找不到工作,因为很多求职这方面都被骗过,前面跑很多家公司,身心俱疲,后面的就算答应了也不想去面试了,人力资源难招人,求职者找不到工作,所以,没有高学历跟过硬的技术,又不想进厂和做销售的趁早离开武汉吧,想来武汉做好找工作找到崩溃的准备\(ヒ•ω•マ)/真是个憨憨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武***口排名在全国第三,GDP排名第七、武汉总人口(包含流动人口)应该有1100万,在校学生就达到250万,老年人194万,暂时不参与固定就业机会的预计444万人,接近656万人是需要就业的,现在属于二线城市,发展一直非常迅速,建设速度也是非常快,交通也非常便利,要想富先修路,这是硬道理,所以武汉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是不错的,就业机会还是非常多的,就看你想找什么领域的工作,技术型的,或者销售类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个人认为在武汉找工作不难,但是要找一个好工作比较难,特别工资高的工作难找。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武汉是九省通衢,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很多发展的机遇。全国第一个高铁站在武汉修建,这可以看得武汉在全国的交通位置是多么的重要。优越的地理位置让武汉得到了很多发展的机遇,比如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武汉光谷生物中心,世界军运会等等。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修建地铁后,武汉的发展速度提升了不少,各行各业都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所以在武汉找个工作是不难的。

2.武汉目前还是个二线城市,整体的工资收入不高。武汉常驻人口大概有1500万,其中在校大学生差不多有100万,虽然这几年武汉的发展很快,但是就业的竞争依然还是很大,毕业大学的工资收入相对于北上广一线城市还是低不少。所以,要在武汉找个工资很高的工作比较难。

3.这次疫情武汉是重灾区,武汉的经济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武汉疫情防控工作仍然非常严峻,整个城市还处于封闭的状态。不过相信疫情过后,武汉的经济会慢慢复初,依然充满着生机。疫情对武汉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疫情过后会各种发展的机会。

武汉市中国中部的中心城市,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国之中心”的地理位置,“惟楚有材”的教育***,重大项目的聚集地。

在武汉找工作,特点非常鲜明,第一,武汉每年毕业生大约在200万以上,可谓人才聚集,不善于推荐自己,没有一定的优势,成果,想找到心仪的工作,有一定的困难。第二,武汉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在光电,装备制造业,高新产业,因此普通大学生想找到对口的领域不容易。第三,比起“北上广深”,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开放城市,武汉正在向国际大都市学习,追赶,因此,没有吃苦赖劳的精神,远大的志向,在武汉也难以就业。总之,在武汉,工作好找,找中意的工作难,找心仪的工作难上加难。

读普通二本,有考研的必要吗?

许多大学即将毕业的同学都问过[_a***_]问题。我的回答是这个问题根据自己的性格决定,不要随大流!首先,你喜欢读书吗?对自己经常反思吗?你现在二本,成绩能名列前茅吗?你一个人喜欢孤独前行呢?还是总喜欢去人多热闹的地方呢?如果这些问话你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就具备研究生的潜质,可以去考研!如果以上问题你都是否定的,或者绝大部分都是否定的。比如,你总是特别羡慕有钱的人,上课总是跑神,喜欢玩手机,成绩很一般。如果这样,建议你踏踏实实工作吧,先到社会体验下生活再说!否则,即便考上了,你也很难受。

现在每年的毕业生数量一直在创新高,一方面的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在增多,一方面是国外留学的人也回国找工作。现在每年的毕业生数量都接近900万人。另一方面,工作岗位并没有增多。所以,很多人没办法,只能考研。

这件事搞得二本生很难受。二本生本来在就业市场上没有一本或者211大学的腰杆硬,现在又来了一堆研究生,大家的学历越来越高。二本生的学历证书在就业市场上都拿不出手来。

有人说,很好办。考研!


考研确实管用,我曾经写过好几篇文章,读了研究生之后,起薪就高,就业的行业也好。像有些企业,读了研究生就可以进研究所,读了本科,估计就去生产线当工人了。

考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本来就没学好,考了二本。到了二本又是混日子的时候多,要考研岂不是要命?

先不用说“双一流”一本大学,再差的一本大学也是省级大学,而二本大学多为地方的普通大学,门槛要低很多。一本大学无论是生源还是师资力量都很强,一本大学毕业生往往总体素质要强一些,这样二本大学生在就业时就显得低气不足,有些自卑,于是二本大学生为了提升自己在就业上的竞争力,就想到了考研,其实一本大学生也在考研。

一、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今年创新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年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变大,研究生报名人数也在逐年增长。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创下341万的新高。

二、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长。

近年研究生招生人数一直在增长,在1***8年时,研究生人数才1万多,到2017年就突破了80万,改苹开放以来研究生招生增长了80倍。随着双一流大学标准的启动,高校开始了新的竞争模式,都在大幅扩张研究生教育。

三、考研的动机是在就业压力下提升竞争力。

很大一部分考生是为了应对就业的压力,通过上研究生来获得高文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将来可以找一份收入高的工作。

四、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

多年来,大学实行“严进宽出”,许多大学生四年过得安逸自由,到毕业时马上要进入社会,他们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不免会恐惧害怕,不敢面面就业的压力,于是就以考研来回避就业。

从2020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创记录上,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无奈,有的为了逃避,有的为了取得求职敲门砖。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二本大学毕业生当然需要考研,但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还是有其他的选择的。

一、考取双一流大学研究生。

对于家庭条件允许,有较高目标的二本学生来说,只要有足够的自律力,能静下心来一门心思学习,可以尝试考取名校的研究生,上名校的研究生,毕业拿一个好的文凭,可以洗白自己的第一本科学历,同时也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二、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

二本毕业生虽在招聘会上处于劣势,但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与名校毕业生可以同台竞技,只要你有实力,就可以在考试中胜出。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工作稳定,待遇也不错,二本毕业生可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静下心来,好好复习,不怕失败,多考几次定有收获。绿刺柏一位同事的女儿在一所地方三流大学太原科学大学二本毕业,她毕业并没有选择考研,而是从实际出发,参加事业单位考试培训并潜心复习,两次参加事业单位考试,经过不懈努力,考上了北京市一工商管理事业单位编。

三、到培训机构学一门热门、喜欢的技能

现在大学生所学专业和社会用人需求上有很大冲突,大学生按自己所学专业找工作,常常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社会的需求,到技能培训机构学一项技能,然后到中小公司应聘岗位。绿刺柏一表弟原来在一所专科升级本科的师范院校上二本,学的是美术,毕业后又不愿做老师,他就去了一软件开发培训机构学习手机软件开发,经过两年学习,后来去了北京一家软件公司,现在都是一部门负责人了。

绿刺柏总结:虽然是二本大学生,但也不要自卑,自己低看自己,要立足于自身条件,考研是一条重要的路;除考研外还可考公务员、事业编;也可学一项热门技术。一句话,二本毕业生还是有很多路可走,不是非要盲目考研。

这里是绿刺柏,欢迎交流!

现在每年有800万大学生毕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几乎处于饱和状态,但个别专业如新工科专业需求人才比较大,并且现在很多企业招聘人才是看学历的,所以如果读普通二本院校,能考研尽量准备考研吧!

老师根据个人经历及身边同学就业情况,谈谈普通二本毕业生的出路,首先大家要清楚一件事,自从高考改革后,各省实行了二本、三本合并招生,很多有实力的二本摇身一变成了一本招生,剩下强的二本院校招生分数是非常高的,而目前各大公司招聘人才是很“挑剔”的,不仅对个人专业、个人能力要求,更是对学历有“偏见”,部分企业更是招聘要求明确表示非211/985或双一流大学不要,但是如果你在这两方面做的比较优秀的话,也可以不用考研!

1、个人能力较为突出

高中进入大学时,每个人的能力相差不大,可四年过后每个人的能力有天壤之别,有学生利用考证提升个人能力,有学生利用参加校园社交活动或校园举行的团队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大四毕业在找工作时,就会看学生的能力,这个能力可能是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

如果你的能力强,也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并且你在工作上晋升很快的!

2、个人专业优势

社会人才的需求,归根到底是专业人才的需求,比如2019年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软件工程专业以96.8%就业率排所有专业第一名,并且在月薪榜上也是第一名,这说明软件工程人才社会需求很大!

如果你学习是比较热门专业,比如软件工程、计算机、人工智能、建筑类、医学类、师范类、金融类等专业,即便是普通二本院校,只要你专业精深,也是可以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但如果你学习的是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等一类比较冷门的专业,将来就业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所以面对未来就业时也需要看你的专业!

一旦我们不好找工作,又没有家庭背景,就可以通过考研来提升能力,洗白自己的“学历”,所以现在很多普通二本学生在大一时就开始准备考研了,就是为了未来能有更强的竞争力!

不过近几年考研成了趋势,这也是大学生没有办法的事,2019年考研人数290万,2020年考研人数340万,面对众多考研生和稳定的考研录取率,如果你想考研,还是要早做准备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nrww.com/post/1070.html

huangp1489 2024-02-08 20:20 0

回答数 0 浏览数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