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的宰相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是什么官?
唐代的宰相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是什么官?
这个问题可能是受电视剧的误导出现的吧!也可能是把宰相和丞相搞混了。要搞清楚宰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 宰相不是具体的官职名,是辅左国君处理行政事务助手的统称。西汉的丞相陈平对宰相的总结是“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现在的***院有大部分主要其职能。
2 宰相在各个朝代的称谓不一样。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才是宰相。秦朝的左右丞相就是宰相。汉朝的宰相称谓比较多,先后有相国、御使大夫,尚书台,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三公,大司徒,晋朝人要多,三公、八台、门下三省都有宰相职能。南北朝有中书监、中书令等。隋朝的三***官都是宰相。唐朝中书***官中书令、的下***官待官、参议政事的中书待郎、门下待郎都是宰相。宋朝二府三司长官为宰相。元朝政务中心正、副官,平章政事、等十多人为宰相。明朝大学士为宰相。清朝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为宰相。
3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丞相是具体的官职名,宰相不是。
4 唐朝宰相的级别。唐朝的宰相一般是三品官,其三品及其以上的人有。
正一品: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前的官职,之后不设)。爵:亲王、公主。
从一品:官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武散官:骠骑大将军;爵:嗣王、郡王、国公。
正二品: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文散官:特进;武散官:辅国大将军;爵:开国郡公勋:上柱国。
从二品: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傳、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光禄大夫;武散官:镇军大将军爵:开国县公;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中书令、侍中(代宗大历年间擢升正二品)、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澹事、中都督、上都护;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勋:上护军。
唐代官员品级从一品到九品分九品,再按照正、从、上、下共分三十级。宰相也就是中书令、门下侍中、以及后来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等,都是正三品,在往上还有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四个等级。
但是唐代不仅仅有官职,还有爵位,还有文武散官,有勋官。因此在正三品之上还是有很多的,只是很少授予一般大臣或者说很少给予实权,只是给个名誉。
正一品有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其中天策上将只有李世民做过,之后就不再设此官职。另外亲王和公主也同正一品。
从一品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开府仪同三司和骠骑大将军两种文武散官。嗣王、郡王、国公几个爵位也等同从一品。
正二品有尚书令,大行台尚书令,其中尚书令因为初唐时候李世民做过,后世没有再授予其他人。另外有文散官的特进和武散官的辅国大将军。开国郡公的爵位和上柱国的勋爵。
从二品有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大都护府大都护。文散官光禄大夫、武散官镇军大将军和开国县公的爵位以及柱国的勋爵。
这里面出去爵位之外,文武散官经常给予大臣以示皇帝恩宠,但是像太师太子太师等官职经常会给一些老臣,但是都没有实际权利,只是一个名义,也有的是在大臣死后追赠,以示皇帝的认同和悼念。比如李绩死后就被高宗李治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
所以说唐代中后期,加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基本已经站在权利的顶峰了。
(我是公子皇铘,请多多点赞关注,也欢迎留言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