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这几年很少人来汕头特区打工?
汕头,珠海,厦门,深圳是当年第一次批建的经济特区,汕头,厦门因是侨乡,多有海外亲属又位居沿海,被选上了。厦门还和金门隔海相望,但厦门和珠海一样,因对岸经济体量小(珠海紧靠澳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深圳特区面前算是失败的。
作为一个失败的经济特区它怎么可能吸引人到哪里发展呢,人口的流动有两个特点,一是政策性的流放锻炼,二是利益驱使自发前往,除此还有啥原因。汕头属于潮汕文化也叫客家文化,本地人多地少,自古就有闯海精神,下南洋谋生的传统,在改革初期应该还是雄心勃勃的,但发展不起来主要还是在几个经济特区中区位不太强有关,深圳毗邻香港,香港在产业升级转移,抢占大陆市场上,深圳的成本优势和地理位置是其他几个特区所没有的,深圳的包容和当初全国各的建设者支援深圳的拓荒者分不开,各行各业全国选调人才入深。而汕头没有这样的大规模支援力度;随着深圳速度的推进大量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来办创建,更多的劳务工人涌入深圳,而汕头却没有这样的大工业模式,以本地人为主的发展模式下,忧心外来人争***而缺少包容,便形成恶性循环。
汕头以前如此,现在内地和沿海差距缩小,很多人选择本地就业,就连昔日的世界工厂东莞现在的务工人员都在下降,那人们为什么要去汕头打工呢?
原址特区的龙湖区.工业区确实可见的外省地的青年工人少了。但是,从街道上,场所上,住宅区中,可见的外省地的人员是越来越多爸仔公孙(小孩子)的婆媳的一家人的,开摩的,开商场的肉菜市场的,现时是比前时的众多了。[耶]草层文盲者我谢谢邀答了,傻语蠢言的我见笑了。
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作为半个汕头人,我来谈谈我的感受吧。
我现在是在福州上大学,福州是福建省会(很多人认为“厦门”是福建省会,在这里就不吐槽了),从我待在福州的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个人的体会就是福州的物价不会很贵(房地产行业除外),并且给的薪资待遇会高很多,这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应该是极大的吸引,每个月都可以有剩余的钱可以储蓄起来;我个人也在福州做过兼职,福州的***待遇基本在15-20元每小时(家教除外),这个待遇还是不错的。
那现在来谈谈我们的汕头经济特区,我之前暑假(2017年)在汕头找***,竟然看到有6元每小时的薪资待遇,瞬间就不知道能说些什么,从我小学打工到大学***这段日子里(待在汕头的经历),我得到的最好时薪是14.7元每小时,就是在汕头必胜客做到晚上10点之后才有的这个时薪;说实话,汕头给的工资待遇不高,除此之外物价也是不低的,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而言,怎么维持生活?肯定是选择另谋其他城市。
我仅仅是从我个人感受去看待这件事,并无其他针对的意思,当然也希望汕头能够越来越好,最好能够带动周边的潮汕城市一起富裕起来是最好的!
为什么这几年来汕头特区打工的少了?这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汕头做为早期四大经济特区之一,经济发展的速度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快速。尤其在交通以及城建规划上存在着许多短板,加上无法融入珠三角经济圈,做为省尾国角地理位置偏安一隅的汕头自然而然得不到更丰厚的政策扶持。对外商吸引力上自然比不上珠三角了,甚至是邻近的厦漳泉都比汕头更具吸引力。在四大特区中,汕头无疑是最缺乏重视的。甚至连后来开放的沿海十四座城市中,汕头可谓是成绩垫底的。
二、潮汕地区人多地少,矿产***十分匮乏。人们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农、海产品深加工产业。做小生意的人特别多,尤其做吃的人特别多,因此有美食之乡之称。高新技术行业少,附加值不高。虽说潮汕地区中小型企业多,但像玩具、内衣、文具、陶瓷、五金、服装、电子……等行业对外依赖性强。一但国际局事出现动荡,这些中小型企业抗风险能力并不高,一些企业因经营亏损甚至倒闭就难免的事了。汕头做为潮汕的中心城市,其辐射能力并不强大,并且揭阳与潮州从汕头分拆后,分散了汕头做为大特区的功能,优势***无法集中。而中小型企业多,竞争大,获利不高,是企业无法做大做强的根源。
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做为沿海城市的优势逐渐丧失。内地的城市都有长足的进步,以前南下打工的人纷纷选择了回乡创业或到一些成长较快的城市打工。此消彼长的,汕头的沉沦也是必然之选。加上珠三角经济的快速增长,那么一些政策优势势必对潮汕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一些本地优秀的民企以及人才就会流失。因而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这也验证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道理。
四、城市经济发展不起,自然产生一种地方性保护主义。竞争从外部引发到内部结构,因此造成了一种典型的中国式人情社会。那么别说外地人很难插足,就连本地人没有关系的都不行。因此汕头的经济被冠以排外性。这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僧多粥少的局面所造成的。
五、自原汕头市分拆出潮汕三市后,三市的经济结构基本相同。而且三市的内部竞争多于合作,很多时候,省里为了平衡潮汕三市的经济,会从汕头调取某些***扶持兄弟城市。例如汕头机场选址在揭阳,高铁站设潮州等政策。这样无疑降低了汕头持区做为潮汕交通枢纽中心的地位。那么汕头特区的功能就会弱化,汕头经济因此就会有开倒车的现象。
随着近两年汕头创文的成果与经济的复苏,相信来汕头打工的人是会有增无减的。不过目前对于汕头的问题,许多打工人的感觉就是消费比较高,而工资水平普遍较低。那么改善投资环境与强化产业升级改造成了汕头经济的重中之重。从汕头的经济增长看,汕头经济基本上是见底反弹的趋势,因此外来打工之人并不会减少的,关键是汕头如何提高产业的产出以及加强群众的收入和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上做文章了。如果汕头每年都有近百分之十的增长,那么来汕打工的人是多而不是少了。可能未来汕头对打工者也不是低门槛了,高技术人才在汕头才能占一席之地。因此靠劳动力找工作的会越来越难了。低技术层面的打工者在汕头越难混了,这才是其主要原因。
解释一下,为何汕头在四大特区中是最差的一个?虽都是特区,汕头根本无法跟深圳、厦门比的。人家是副省级,什么***都可以不用通过省里集中优势发展,国家的支持性政策走向是汕头无法企及的。而且对周边城市的吸虹能力,是汕头无法比拟的。那怕是珠海这样的城市,一、比邻港澳优势,二、不用与其他城市分享地区的***。还例如佛莞紧挨着广深两座一线城市,它们所得到的***也不是汕头可攀比的,这样汕头只有名不符实的特区称号。汕头一是地级市,分拆为三市后,其***需与兄弟城市分享。因此分拆三市后,潮汕三市的内耗多于互补性,这是潮汕地区发展不起的关键所在。加上潮汕人在外***,在内一群虫的性格,因此发展不起。那么潮汕有一句俗话叫:水涸鱼相挤。也因此互为排斥对手是竞争的必然性(潮汕地区优质***少之又少,因而带来的后果是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当然还有一些害群之马了,这个是其他地区或城市中也有存在的问题与现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