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和刘备像朋友吗?
- 诸葛亮号称天下第一谋士,知天、地、人,他何不帮曹操?
刘备未请诸葛亮出山时,亦有很多过人之处,刘关张也闯出了一片天地,虽客居刘表的荆州之地一小沛,也算拥有一些兵马,其实也不容小觑,况贤名远播,否则八请诸葛出山也不可能请到,三顾茅庐之后,火烧,水淹,携民渡江等等吧,留下了诸葛的大名,否则操岂会亲自带兵追至江边要杀刘备,诸葛亮等,幸有关羽报信刘琪,带兵船救之,这时的诸葛被刘备看成了最可信任的军师,中期,由于庞统等人的介入,有时疏远了诸葛军师,但总体上他们是亦师,亦友,乃至亲者也。
朋友是建立在平等关系基础之上的,受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诸葛亮和刘备不可能成为朋友。
刘备尊重诸葛亮只能算礼贤下士
刘备三顾茅庐的事情人尽皆知,但这只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华,来请他出山相助自己完成霸业,他是来招聘的,不是来交友的。别以为刘备执礼甚恭,就会那诸葛亮当朋友了,如果诸葛亮是个庸才,你看刘备会不会瞧得上眼。
(求贤若渴的刘备)
刘备经常呼诸葛亮为先生,那是对才学的尊重,不是对诸葛亮这个人,不管换作是谁有诸葛亮的能力,相信刘备也一样称他先生。
诸葛亮忠于刘备只能算是报知遇之恩
在诸葛亮眼里,刘备是老板。老板赏识自己当然是好事,全心全意报答就可以去了,没必要去和他交朋友。
交朋友是要谈感情的,诸葛亮和刘备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没有时间谈感情。他们关系好,只是因为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匡扶汉室,他们都需要实现这个目标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是这个目标把他们紧紧捆绑在一起。所以与其说他们是朋友,倒不如说他们是创业合伙人。
(两个人的会议)
综上,在三国时期的背景下,很少有君臣能成为朋友的,除了周瑜和孙策。而周瑜和孙策成为朋友的时候,是在孙策称霸之前,孙策死后,周瑜和孙权还不是一样成不了朋友?
不是,是君臣关系。刘备白帝城托孤,就说明这是君臣关系,刘备受水境先生的指引,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来抚佐自己打江山而成就霸业,刘备之所以对诸葛亮不错,那是只是刘备的用人之道!
谢邀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刘备听诸葛亮提出隆中对后,有这样的一段叙述“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刘备对于诸葛亮的才华是非常敬仰与看重的,听君一席话,便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后面赶上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后,立即拜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取益州后拜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称帝后以亮为丞相录尚书事,***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
后来在刘备病故前,永安托孤时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到这里诸葛亮才算真正揽入蜀中大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通过《三国志》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刘备对诸葛亮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看重的,但是做不到超越君臣像朋友家人一样的关系,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时非常严格的,君就是君,臣就是臣,永远也不可能做到关系亲密,无话不谈,后期刘备也是深谙帝王之术的人,所以断无此种可能。
诸葛亮和刘备之间不像是朋友,却又有种惺惺相惜的,和互相敬重的感觉。
我可能受《三国演义》影响太深了哈。
首先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是刘备礼贤下士,珍惜渴望人才。刘备是需要诸葛亮这样的谋士的,所以刘备对于诸葛亮的依赖是很严重的。
自刘备请出诸葛亮,终其一生对诸葛亮的依赖都很严重,直至死后蜀国也要依赖诸葛亮。
所以刘备对诸葛亮是敬重,尊敬,依赖,同时要不断请教。就像学生像先生请教一样。
而诸葛亮得遇刘备知遇之恩和重用之后,又对刘备感激涕零,同样也是敬重。而同时刘备又是主公,是君主,所以诸葛亮又是鞠躬尽碎,尽臣子之所能。像是刘备的管家,当然诸葛亮本来就是军师,所以也是刘备的大脑。
个人觉得刘备和诸葛亮是超越了朋友之间的关系,说是知己更为贴切。说是家人倒是不觉得,张飞关羽才是刘备的家人。而诸葛亮一直是谨遵君主礼仪,更像是这家人的忠心总管。
诸葛亮和刘备还是团队合作关系,创业团队中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策划者。
诸葛亮号称天下第一谋士,知天、地、人,他何不帮曹操?
诸葛亮号称天下第一谋士,纯属胡诌。没有任何典籍、任何人说过这话。知天、地、人也不知所云。这里说说为何诸葛亮不帮曹操吧。
刘备倚仗着一个“刘皇叔”的名头,征黄巾后,东奔西窜,反复无常,分别投靠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后被曹操打败,无处容身,幸而遇上徐庶,小胜数战。
但徐庶中了曹操的计策,“奉母命”到了曹营。
徐庶离开刘备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颖川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徽,也向刘备极力推荐诸葛亮。
于是有了“三顾茅庐”,刘备亲率关羽、张飞到隆中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的故事,诸葛亮跟随了刘备。
而曹操不可能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