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要多行善事,子孙才会有后福,有真实案例吗?
有人说要多行善事,子孙才会有后福,有真实案例吗?
我们村有5000多口人,姓尼的人数超不过200人,但是我们村的名字却叫尼家庄。那是因为解放前我们村有个大地主叫尼富贵,他拥有我们村的绝大部分土地,村里的人多是他的佃户,所以村子就叫尼家庄了。
听老人说这个地主为人还不错,他还算体恤自己的佃户,遇到灾荒年,他会免去一点租金。他媳妇还会把家里的旧衣服,接济给村里的穷人。
有一年村里来了一家子逃荒的人,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孩子。那个女的是带着病来到了我们村的,当时人们自顾尚且不暇,那有余力帮助别人啊。所以那家人就去尼富贵的门口磕头,求他救命。
尼富贵看那一家子可怜,就请了郎中给妇人看病。可惜太晚了,那女人最后还是去世了,还是尼富贵出钱埋殡的。那个男的就带着他儿子留下来了,给地主家扛活。
后来全国解放,地主的土地也被平分了。因为尼家的口碑还不错,所以他们家倒是没被镇压。当时尼富贵已经去世了,他儿子尼金山成了一家之主,他和逃荒的那个男人兄弟相称,处得很好。
***时期村里又开始清算地主,尼金山被关进了牛棚,每天都被拉出来戴着高帽批斗游街。尼金山从小娇生惯养的,他的身子骨可经不起这么折腾。十几天下来,他就剩下半条命了,再这么批斗下去,尼金山肯定就完了。
一天夜里,那个逃荒的男人冲到了关押尼金山的牛棚,他一个人把3个守卫都放倒了,然后他背着尼金山跑没影了。后来村里传言,这个人曾经给阎锡山当过警卫,是个会功夫的人。
2000年的时候,尼金山曾经回到我们村祭祖,看着排场不小。当年他逃到了香港,靠着做餐饮赚了不少钱,日子过得很不错。
当年尼富贵的一丝善念,回报到了他儿子身上,冥冥中似有安排。
估且讲一件当地口口相传的事吧!
是不是他上辈积德行善才有的福报,且供大家评判!
大约在四十年代闽南那边一对余姓夫妻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逃难来到我们这一带,几经辗转最后在离我们村庄大约三华里的一处山垄田边落脚。依山伴田开挖出一块平地,搭起一个竹棚,开荒种上地瓜、高粱、粟子,放养着四只一路带来的鸭母。日子就这样波澜不惊的一天天、一年年过。鸭母从几只变成一大群,竹棚也变了一溜四间的木头房子,夫妻俩又陆续生下了两男一女。听说俩夫妻为人很好,吃斋念佛、搭桥修路,日常总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
生产队时期,我也去过那片田垄干过农活,我们带去的饭菜总是热情地为我们加热,烧上茶水。到吃午饭时还煮上一大盆蛋汤。
俩老健在的那些年,那山边、小路总是劈的干净、整的平坦。阿婆还懂些歧黄之术,闲暇时乡间、村落都会有她的身影,帮人家小孩去惊,退热,去光。小时候我的掌心也被她用针挑过,手指弯曲间和手指尾也用针扎过。
他家斜对面的大山顶上以前有个小庙,后来荒废了。他们在那生活的那些年慢慢给它修容一新。后来余姓老人干脆在山顶小庙修行吃斋念佛做起功课,几日下山一趟。听说在七十多岁时再三交代家人,家中如有进了大蛇千万不可把它打死!
七十年代的时候,他的长子已是县里的副县长,二儿子是交通局局长,女儿嫁给一个村里的书记,三儿子也是邮政局里的一个所长。
有一年,老二一次回家时看到一条锄头棍粗的大蛇从他家里溜出,不知是吓到还是什么,就把它打死了。后来他老父亲知道后无奈的叹了口气。
如今,俩老早已过逝二十来年,这里的房子也荒废了二十几年。虽然房子没人住,破败有加但从不结蜘蛛网。
老大早己过世,太前年老二老三、还有老大的儿子回来,在原来的地基上盖起砖房。现在每个星期都会轮流到这边住上两天,水泥路一直通到家门口。